2007年5月18日星期五

品格阅读:“尊重”的绘本书单

Babylily在好网的转贴

尊重
作者:张淑琼(资深儿童文学工作者)

「尊重」这项品格的目标是:如何被尊重。这个角度颇有趣,不只是希望孩子尊重别人,而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这项品格有六个行为准则,我们可以稍加区分成为三个「要」和三个「不要」。三个要是:要将心比心、要谦恭有礼、别人说话要仔细聆听;而三个不要则是:不要怒骂或嘲笑别人、不要欺负或找别人的麻烦、在理解一个人之前,勿下断语。

图画书中很难找到一本书可以涵盖所有的准则,不过倒是可以找到许多有趣的例子讨论其中的部份法则。

将心比心
举例来说:讲到将心比心,《莉丝的要和不要》是个很好的例子。在莉丝的眼中,妈妈好像只会说不要,莉丝不要顶嘴、不要在屋里大叫,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听妈妈说了这么多,莉丝决定也要表达一下对妈妈的意见,她也一口气丢了许多不要,妈妈不要一直讲电话、不要皱眉头叹气……。

然后,她们两人决定停止抛出「不要」,交换了一下对彼此的期待,说出贴心又温暖的「要」。莉丝说,「我害怕的时候要紧紧抱着我。」妈妈说,「如果我头发很乱,要提醒我。」人际互动中真的很需要这样的学习,莉丝和妈妈在这个故事中学习了将心比心,彼此尊重。爸爸妈妈们也可以和孩子这样真心交换意见,好让彼此有机会对对方的想法有更多理解,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谦恭有礼
透过不同主角观点的对照,让孩子看到两边说法的故事,常让孩子有机会从多元的角度思考。《臭小羊!呆头鹅!》这本双封面的书是个例子,小羊和小鹅两个好朋友有一天闹翻了,两个幼稚园小朋友不会有什么深仇大恨,但引发冲突的核心都在于彼此话语和行为对待缺乏礼貌:说话插嘴、批评别人的作品、霸占玩具。透过冲突双方的说法,小读者们也看到尊重的行为法则中谦恭有礼的重要,尤其是好朋友更需要礼貌的对待。

仔细聆听
同样的这本书也可以用来看「别人说话要仔细聆听」,如果我们可以有机会听到两边的说法,对别人的看法或是对待的方式一定会不同,不然就会像《真是太过分了!》里头的动物们,被看起来很可怜的猫耍得团团转。

被女主人赶出门的猫向动物同伴们诉苦,说它只是喝了一点牛奶,女主人就用扫把它扫地出们。动物们单听猫对自己恶行恶状的轻描淡写,都觉得女主人实在太过分了,不过聪明的读者读这个搞笑的故事,就知道真正可怜的是女主人,明明被欺负却被错怪。别人说话要仔细聆听,有两层的意思,一方面是尊重说话的人,但同时也才能发现谁是真的值得尊重的人。

不嘲笑别人
孩子在学校和日常生活中与人接触,常有机会学习尊重的功课。像《乌鸦太郎》里,从山里来害羞、被冷落的小男孩小不点,不但同学欺负他,就连不同年纪的小孩也会口出恶言嘲笑他,但不管如何他仍然每天走很远的路程来上学,从来没有缺席。可怜的小不点直到遇见矶边老师,才有机会让同学了解他。

不欺负别人
校园里或生活中的霸凌行为其实蛮常见,不管是怒骂或嘲笑别人,或是欺负、找别人麻烦,都应当即时的处理和导正。这中间除了大人介入处理外,让孩子学习处理,培养思考和回应的能力也很重要。《公园小霸王》里的凯文就在爸爸的提问引导之下,慢慢了解,也许他可以不用每次都逃走,可以尝试鼓起勇气,面对山米这个老是霸占玩具,又爱撂话威胁的公园小霸王,两人化敌为友。

不妄下断语
说到化敌为友,《敌人派》是个很好的例子,原先完美的暑假,突然杀出一个讨厌的小杰来搅局,幸好爸爸有一种歼灭敌人的妙方,就是烤派请敌人吃,不过得要先花一天时间和敌人相处,取得信任才可诱使对方吃下敌人派,而就在这一天的相处过程,两个孩子开始彼此了解,果真轻轻松松地把敌人歼灭。

这个故事恰恰说明了理解一个人之前,千万别轻易就把对方归类,否则平白多了许多敌人,少掉好多朋友多划不来。

◎精选好书◎
1. 《珍妮小霸王》 / 天下杂志出版
2. 《臭小羊!呆头鹅!》 / 天下杂志出版
3. 《真是太过分了!》 / 天下杂志出版 ]
4. 《奥利佛是个娘娘腔》 / 三之三出版
5. 《巫婆与黑猫》 / 三之三出版
6. 《我的姊姊不一样》 / 远流出版
7. 《威廉的洋娃娃》 / 远流出版
8. 《乌鸦太郎》 / 远流出版
9. 《好好爱阿迪》 / 和英出版
10. 《烟雾迷漫的夜晚》 / 和英出版
11. 《星月》 / 和英出版
12. 《你很特别》 / 道声出版
13. 《感恩之门》 / 道声出版
14. 《敌人派》 / 道声出版
15. 《莉丝的要和不要》 / 上谊出版
16. 《公园小霸王》 / 东方出版
17. 《艾蜜莉的画》 / 东方出版
18. 《把帽子还给我》 / 小鲁出版
19. 《不要嘲笑我!》 / 维京出版
20. 《萨琪到底有没有小鸡鸡》 / 米奇巴克出版


(本文摘自天下杂志2007亲子天下专刊《教出品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