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玩饭,照例带Ellen出去玩,今天,妈妈说不骑车了,就散散步吧。Ellen高兴地小跑着在妈妈的前面。路过小翟阿姨家门口,看车库门关着,
妈妈:“小翟阿姨不在家呢”
Ellen:“小翟阿姨到哪里去了?”
妈妈:“小翟阿姨可能去买东西了,他们过两天要回上海。“
Ellen:“噢。”
妈妈:“小翟阿姨是上海人,和妈妈讲话用上海话,你听得懂吗?”
Ellen:(笑嘻嘻看着妈妈用上海话说)“侬好!”
外婆,舅妈,看到这里乐不乐啊,2次上海之行Ellen都还记得呢。
2007年5月21日星期一
我要看Anna姐姐跳舞
阿姨家的Anna姐姐是看着Ellen长大的,Ellen也看着Anna姐姐从初中生成长为多才多艺的高中生,钢琴,跳舞,画画,网球,长跑,样样不拉下,功课又都是全优。Ellen喜欢Anna姐姐,也许是耳闻目睹,Ellen也喜欢跳舞,回家还常常象模象样地在地上一字开,手扶着桌子伸腿。
Anna姐姐小时候就开始跳舞了,虽然到高中,功课活动繁忙,但跳舞还是一直坚持下来,每周有好几次练习。每年在5月暑假前都有一次recitals,往年Ellen小,晚上要早睡,没有去。今年阿姨说起,就答应了去看第一场(一共表演3场),星期五晚上7点。为此,妈妈还提早下班,接Ellen回家做饭吃饭,弄完赶去,还是迟到了,关在门外,等第一个节目演完了才进去。
表演很丰富多彩,从4岁到高中,各个年龄段,都有跳舞节目,有群舞,独舞,有芭蕾舞,现代舞,表演人数有二,三百之多,很不错,不得不佩服这些孩子和家长付出的努力,还有一组妈妈们和爸爸们各自表演了一个节目,看完演出已快10点了。给Anna姐姐献完花,拍完照,回到家已经是10点后了,Ellen还是很兴奋,往后的几天里,常常说:“我要看Anna姐姐的跳舞。”
Anna姐姐小时候就开始跳舞了,虽然到高中,功课活动繁忙,但跳舞还是一直坚持下来,每周有好几次练习。每年在5月暑假前都有一次recitals,往年Ellen小,晚上要早睡,没有去。今年阿姨说起,就答应了去看第一场(一共表演3场),星期五晚上7点。为此,妈妈还提早下班,接Ellen回家做饭吃饭,弄完赶去,还是迟到了,关在门外,等第一个节目演完了才进去。
表演很丰富多彩,从4岁到高中,各个年龄段,都有跳舞节目,有群舞,独舞,有芭蕾舞,现代舞,表演人数有二,三百之多,很不错,不得不佩服这些孩子和家长付出的努力,还有一组妈妈们和爸爸们各自表演了一个节目,看完演出已快10点了。给Anna姐姐献完花,拍完照,回到家已经是10点后了,Ellen还是很兴奋,往后的几天里,常常说:“我要看Anna姐姐的跳舞。”
![]() | ![]() |
我要Meijer Shopping
我要 Summit 跳舞
3月到4月妈妈带Ellen参加了小城活动中心开的小小孩音乐班Music With Joy,老师叫Joy,课是每周六一次,上午10点,每次45分钟。小城活动中心简称Summit,所以每次去,都跟Ellen说去Summit跳舞,小人都记住了。
其实,这音乐课很简单,跟着老师听听儿歌,做做动作等,也没有教材,但Ellen很喜欢。从上课的那两个月到现在,常常说:“妈妈,我要Summit跳舞”。上课的那两个月,周六上完课小人就开始唠叨要Summit跳舞,妈妈就说等下个星期六;周五晚上知道第二天要去上音乐课,Ellen就很开心,周六早晨起来也很合作,吃完妈妈规定的早餐,因为妈妈说不吃完,就不能去跳舞。
音乐课里,最喜欢在音乐声中追玩泡泡,还喜欢在大家“Ellen, Ellen, jump and down”的歌声和拍手中蹦跳,喜欢随着儿歌“One little finger, one little finger, one little finger, tap, tap, tap; put your finger up, put your finger down, put your finger on your head;......put your finger on your nose;......put your finger on your chin;......put your finger on your arm;......put your finger on your leg;......put your finger on your foot”做动作;喜欢每次课最后,跑到老师跟前让老师在手上盖上“Mr. Sun”或“Mr. Smile”的Stamp(章)。
下面是Ellen上课时的照片做成的Slideshow。
其实,这音乐课很简单,跟着老师听听儿歌,做做动作等,也没有教材,但Ellen很喜欢。从上课的那两个月到现在,常常说:“妈妈,我要Summit跳舞”。上课的那两个月,周六上完课小人就开始唠叨要Summit跳舞,妈妈就说等下个星期六;周五晚上知道第二天要去上音乐课,Ellen就很开心,周六早晨起来也很合作,吃完妈妈规定的早餐,因为妈妈说不吃完,就不能去跳舞。
音乐课里,最喜欢在音乐声中追玩泡泡,还喜欢在大家“Ellen, Ellen, jump and down”的歌声和拍手中蹦跳,喜欢随着儿歌“One little finger, one little finger, one little finger, tap, tap, tap; put your finger up, put your finger down, put your finger on your head;......put your finger on your nose;......put your finger on your chin;......put your finger on your arm;......put your finger on your leg;......put your finger on your foot”做动作;喜欢每次课最后,跑到老师跟前让老师在手上盖上“Mr. Sun”或“Mr. Smile”的Stamp(章)。
下面是Ellen上课时的照片做成的Slideshow。
![]() | ![]() |
我要。。。,我要。。。
“妈妈,我要Summit跳舞”,“妈妈,我要Meijer Shopping”,“妈妈,我要滑滑梯”,“妈妈,我要荡秋千”,“妈妈,我要看Anna姐姐跳舞”,“妈妈,我要骑车车”,这些都是小人最喜欢的,每天要跟妈妈说上好多遍,往往是清早睁开眼后说的第一句话。还有许多的“我要,我要,。。。”。
2007年5月20日星期日
有一天One Day (词曲:盛晓玫)
有一天 One Day
词曲:盛晓玫 music/lyrics: Amy Sand
有一天 你若觉得失去勇气
有一天 你若真的想放弃
有一天 你若感觉没人爱你
有一天 好像走到谷底
那一天 你要振作你的心情
那一天 你要珍惜你自己
那一天 不要忘记有人爱你
那一天 不要轻易说放弃
这个世界真有一位上帝
祂爱你 祂愿意帮助你
茫茫人海 虽然寂寞
祂爱能温暖一切冷漠
这个世界真有一位上帝
祂的双手 渴望紧紧拥抱你
漫漫长夜 陪你走过
祂爱你 伴你一生之久
词曲:盛晓玫 music/lyrics: Amy Sand
有一天 你若觉得失去勇气
有一天 你若真的想放弃
有一天 你若感觉没人爱你
有一天 好像走到谷底
那一天 你要振作你的心情
那一天 你要珍惜你自己
那一天 不要忘记有人爱你
那一天 不要轻易说放弃
这个世界真有一位上帝
祂爱你 祂愿意帮助你
茫茫人海 虽然寂寞
祂爱能温暖一切冷漠
这个世界真有一位上帝
祂的双手 渴望紧紧拥抱你
漫漫长夜 陪你走过
祂爱你 伴你一生之久
2007年5月18日星期五
品格阅读:“尊重”的绘本书单
Babylily在好网的转贴
尊重
作者:张淑琼(资深儿童文学工作者)
「尊重」这项品格的目标是:如何被尊重。这个角度颇有趣,不只是希望孩子尊重别人,而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这项品格有六个行为准则,我们可以稍加区分成为三个「要」和三个「不要」。三个要是:要将心比心、要谦恭有礼、别人说话要仔细聆听;而三个不要则是:不要怒骂或嘲笑别人、不要欺负或找别人的麻烦、在理解一个人之前,勿下断语。
图画书中很难找到一本书可以涵盖所有的准则,不过倒是可以找到许多有趣的例子讨论其中的部份法则。
将心比心
举例来说:讲到将心比心,《莉丝的要和不要》是个很好的例子。在莉丝的眼中,妈妈好像只会说不要,莉丝不要顶嘴、不要在屋里大叫,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听妈妈说了这么多,莉丝决定也要表达一下对妈妈的意见,她也一口气丢了许多不要,妈妈不要一直讲电话、不要皱眉头叹气……。
然后,她们两人决定停止抛出「不要」,交换了一下对彼此的期待,说出贴心又温暖的「要」。莉丝说,「我害怕的时候要紧紧抱着我。」妈妈说,「如果我头发很乱,要提醒我。」人际互动中真的很需要这样的学习,莉丝和妈妈在这个故事中学习了将心比心,彼此尊重。爸爸妈妈们也可以和孩子这样真心交换意见,好让彼此有机会对对方的想法有更多理解,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谦恭有礼
透过不同主角观点的对照,让孩子看到两边说法的故事,常让孩子有机会从多元的角度思考。《臭小羊!呆头鹅!》这本双封面的书是个例子,小羊和小鹅两个好朋友有一天闹翻了,两个幼稚园小朋友不会有什么深仇大恨,但引发冲突的核心都在于彼此话语和行为对待缺乏礼貌:说话插嘴、批评别人的作品、霸占玩具。透过冲突双方的说法,小读者们也看到尊重的行为法则中谦恭有礼的重要,尤其是好朋友更需要礼貌的对待。
仔细聆听
同样的这本书也可以用来看「别人说话要仔细聆听」,如果我们可以有机会听到两边的说法,对别人的看法或是对待的方式一定会不同,不然就会像《真是太过分了!》里头的动物们,被看起来很可怜的猫耍得团团转。
被女主人赶出门的猫向动物同伴们诉苦,说它只是喝了一点牛奶,女主人就用扫把它扫地出们。动物们单听猫对自己恶行恶状的轻描淡写,都觉得女主人实在太过分了,不过聪明的读者读这个搞笑的故事,就知道真正可怜的是女主人,明明被欺负却被错怪。别人说话要仔细聆听,有两层的意思,一方面是尊重说话的人,但同时也才能发现谁是真的值得尊重的人。
不嘲笑别人
孩子在学校和日常生活中与人接触,常有机会学习尊重的功课。像《乌鸦太郎》里,从山里来害羞、被冷落的小男孩小不点,不但同学欺负他,就连不同年纪的小孩也会口出恶言嘲笑他,但不管如何他仍然每天走很远的路程来上学,从来没有缺席。可怜的小不点直到遇见矶边老师,才有机会让同学了解他。
不欺负别人
校园里或生活中的霸凌行为其实蛮常见,不管是怒骂或嘲笑别人,或是欺负、找别人麻烦,都应当即时的处理和导正。这中间除了大人介入处理外,让孩子学习处理,培养思考和回应的能力也很重要。《公园小霸王》里的凯文就在爸爸的提问引导之下,慢慢了解,也许他可以不用每次都逃走,可以尝试鼓起勇气,面对山米这个老是霸占玩具,又爱撂话威胁的公园小霸王,两人化敌为友。
不妄下断语
说到化敌为友,《敌人派》是个很好的例子,原先完美的暑假,突然杀出一个讨厌的小杰来搅局,幸好爸爸有一种歼灭敌人的妙方,就是烤派请敌人吃,不过得要先花一天时间和敌人相处,取得信任才可诱使对方吃下敌人派,而就在这一天的相处过程,两个孩子开始彼此了解,果真轻轻松松地把敌人歼灭。
这个故事恰恰说明了理解一个人之前,千万别轻易就把对方归类,否则平白多了许多敌人,少掉好多朋友多划不来。
◎精选好书◎
1. 《珍妮小霸王》 / 天下杂志出版
2. 《臭小羊!呆头鹅!》 / 天下杂志出版
3. 《真是太过分了!》 / 天下杂志出版 ]
4. 《奥利佛是个娘娘腔》 / 三之三出版
5. 《巫婆与黑猫》 / 三之三出版
6. 《我的姊姊不一样》 / 远流出版
7. 《威廉的洋娃娃》 / 远流出版
8. 《乌鸦太郎》 / 远流出版
9. 《好好爱阿迪》 / 和英出版
10. 《烟雾迷漫的夜晚》 / 和英出版
11. 《星月》 / 和英出版
12. 《你很特别》 / 道声出版
13. 《感恩之门》 / 道声出版
14. 《敌人派》 / 道声出版
15. 《莉丝的要和不要》 / 上谊出版
16. 《公园小霸王》 / 东方出版
17. 《艾蜜莉的画》 / 东方出版
18. 《把帽子还给我》 / 小鲁出版
19. 《不要嘲笑我!》 / 维京出版
20. 《萨琪到底有没有小鸡鸡》 / 米奇巴克出版
(本文摘自天下杂志2007亲子天下专刊《教出品格力》)
尊重
作者:张淑琼(资深儿童文学工作者)
「尊重」这项品格的目标是:如何被尊重。这个角度颇有趣,不只是希望孩子尊重别人,而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这项品格有六个行为准则,我们可以稍加区分成为三个「要」和三个「不要」。三个要是:要将心比心、要谦恭有礼、别人说话要仔细聆听;而三个不要则是:不要怒骂或嘲笑别人、不要欺负或找别人的麻烦、在理解一个人之前,勿下断语。
图画书中很难找到一本书可以涵盖所有的准则,不过倒是可以找到许多有趣的例子讨论其中的部份法则。
将心比心
举例来说:讲到将心比心,《莉丝的要和不要》是个很好的例子。在莉丝的眼中,妈妈好像只会说不要,莉丝不要顶嘴、不要在屋里大叫,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听妈妈说了这么多,莉丝决定也要表达一下对妈妈的意见,她也一口气丢了许多不要,妈妈不要一直讲电话、不要皱眉头叹气……。
然后,她们两人决定停止抛出「不要」,交换了一下对彼此的期待,说出贴心又温暖的「要」。莉丝说,「我害怕的时候要紧紧抱着我。」妈妈说,「如果我头发很乱,要提醒我。」人际互动中真的很需要这样的学习,莉丝和妈妈在这个故事中学习了将心比心,彼此尊重。爸爸妈妈们也可以和孩子这样真心交换意见,好让彼此有机会对对方的想法有更多理解,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谦恭有礼
透过不同主角观点的对照,让孩子看到两边说法的故事,常让孩子有机会从多元的角度思考。《臭小羊!呆头鹅!》这本双封面的书是个例子,小羊和小鹅两个好朋友有一天闹翻了,两个幼稚园小朋友不会有什么深仇大恨,但引发冲突的核心都在于彼此话语和行为对待缺乏礼貌:说话插嘴、批评别人的作品、霸占玩具。透过冲突双方的说法,小读者们也看到尊重的行为法则中谦恭有礼的重要,尤其是好朋友更需要礼貌的对待。
仔细聆听
同样的这本书也可以用来看「别人说话要仔细聆听」,如果我们可以有机会听到两边的说法,对别人的看法或是对待的方式一定会不同,不然就会像《真是太过分了!》里头的动物们,被看起来很可怜的猫耍得团团转。
被女主人赶出门的猫向动物同伴们诉苦,说它只是喝了一点牛奶,女主人就用扫把它扫地出们。动物们单听猫对自己恶行恶状的轻描淡写,都觉得女主人实在太过分了,不过聪明的读者读这个搞笑的故事,就知道真正可怜的是女主人,明明被欺负却被错怪。别人说话要仔细聆听,有两层的意思,一方面是尊重说话的人,但同时也才能发现谁是真的值得尊重的人。
不嘲笑别人
孩子在学校和日常生活中与人接触,常有机会学习尊重的功课。像《乌鸦太郎》里,从山里来害羞、被冷落的小男孩小不点,不但同学欺负他,就连不同年纪的小孩也会口出恶言嘲笑他,但不管如何他仍然每天走很远的路程来上学,从来没有缺席。可怜的小不点直到遇见矶边老师,才有机会让同学了解他。
不欺负别人
校园里或生活中的霸凌行为其实蛮常见,不管是怒骂或嘲笑别人,或是欺负、找别人麻烦,都应当即时的处理和导正。这中间除了大人介入处理外,让孩子学习处理,培养思考和回应的能力也很重要。《公园小霸王》里的凯文就在爸爸的提问引导之下,慢慢了解,也许他可以不用每次都逃走,可以尝试鼓起勇气,面对山米这个老是霸占玩具,又爱撂话威胁的公园小霸王,两人化敌为友。
不妄下断语
说到化敌为友,《敌人派》是个很好的例子,原先完美的暑假,突然杀出一个讨厌的小杰来搅局,幸好爸爸有一种歼灭敌人的妙方,就是烤派请敌人吃,不过得要先花一天时间和敌人相处,取得信任才可诱使对方吃下敌人派,而就在这一天的相处过程,两个孩子开始彼此了解,果真轻轻松松地把敌人歼灭。
这个故事恰恰说明了理解一个人之前,千万别轻易就把对方归类,否则平白多了许多敌人,少掉好多朋友多划不来。
◎精选好书◎
1. 《珍妮小霸王》 / 天下杂志出版
2. 《臭小羊!呆头鹅!》 / 天下杂志出版
3. 《真是太过分了!》 / 天下杂志出版 ]
4. 《奥利佛是个娘娘腔》 / 三之三出版
5. 《巫婆与黑猫》 / 三之三出版
6. 《我的姊姊不一样》 / 远流出版
7. 《威廉的洋娃娃》 / 远流出版
8. 《乌鸦太郎》 / 远流出版
9. 《好好爱阿迪》 / 和英出版
10. 《烟雾迷漫的夜晚》 / 和英出版
11. 《星月》 / 和英出版
12. 《你很特别》 / 道声出版
13. 《感恩之门》 / 道声出版
14. 《敌人派》 / 道声出版
15. 《莉丝的要和不要》 / 上谊出版
16. 《公园小霸王》 / 东方出版
17. 《艾蜜莉的画》 / 东方出版
18. 《把帽子还给我》 / 小鲁出版
19. 《不要嘲笑我!》 / 维京出版
20. 《萨琪到底有没有小鸡鸡》 / 米奇巴克出版
(本文摘自天下杂志2007亲子天下专刊《教出品格力》)
(ZT) 如何解决冲突
Babylily在好网的转贴
[转贴] 如何解决冲突
陈秀芬老师演讲 刘宗慧整理
冲突实例
人物:小皮(四岁)、小皮的妈妈;小华(四岁)、小华的奶奶,两家互不相识
时间:周日午餐时间
场地:麦当劳游戏间内
经过:
1. 在游戏间内,有许多小朋友一起追逐玩耍,混乱间小皮打了小华的背部,造成小华大哭起来。
2. 接着小华跑去找奶奶,奶奶问他怎么了?他说被人打了,好痛。奶奶一边帮他揉揉背部,一边说不痛、不痛。
3. 奶奶又问他是谁打的?小华指着斜对面的小皮,奶奶叹了一口气,又帮他揉揉背部,说不痛、不痛,只见小华还是照样哭得很大声。
4. 这时忽然听到小皮的妈妈口气很凶地问小皮:「是不是你打人的?」一边问还一边打小皮的屁股,小皮哭了。
5. 没多久小皮的妈妈带着小皮走了,只剩下小华在低声啜泣。
这是一个真实的例子,在我们身边的人中间,彷佛也常常看到类似的经历。我们看到两个孩子吵架,甚至打起来了,其中被打的人很委屈地哭了,可是奶奶却说:「不痛、不痛!」让他一直哭个不停;而打人者的家长,只是打孩子出气,然后又很没面子似的拖着孩子离开现场,让我们这些旁观者留下一个疑团,到底事情解决了没有?
问 题 的 归 属(Problem Ownership)
谈到解决冲突这个主题,必须要先厘清问题属谁?谁需要出面来解决问题?
我们知道,通常打人的孩子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他抢到玩具很得意,哪里会觉得有问题。他没有问题意识,所以他并未拥有问题;拥有问题的人显然是被打者,因为他哭了、受了委屈,感到心理不平衡,所以他觉得有问题,他必须出面解决这问题。这不像我们一般所想的那么简单,以为打人的小孩有问题,他应该出面解决。
由上面这个冲突的例子,我们来看可能会有三种反应,因此就有不同的问题归属:
1. 小皮和小华都觉得无所谓,他们在一起打打闹闹地很平常,那就无问题归属可言。
2. 被打的小华觉得有问题,他哭得很伤心,那他要学习出面解决他的问题。
3. 第三者─可能是其他的小孩或大人─觉得有问题,想要伸张正义、主持公道。例如,小华的奶奶看到孙子被欺负了,很不忍心,出面处理;或是小皮的妈妈看到儿子打人,老毛病又犯了,出面主持公道。
有时候我们看到孩子们玩笑开得太过火,如拿掉别人的椅子,害别人跌倒;或骂不好听的话,如「大便、屁股…」等,我们也会制止孩子这种行为,因为我们觉得有问题,这就是第三者的问题归属。
小女一年级时,学校放学后,有两位小学生久等不到父母来接,在地下道入口处玩耍推挤,没想到发生意外,其中有一位被推下楼梯,当场死亡。如果在场有其他家长发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及时劝阻,也许可以避免这种不幸。所以第三者遇到问题时,的确有义务要介入,以免事态扩大。只是第三者介入要有智慧,不可以用滥骂或打架的方式,以免转变成另外两个人的冲突。
解决冲突的方式
分清楚问题的归属之后,我们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如何正确地解决冲突。
一、行 动
○ 面对问题,自己解决。
╳ 坐着哭或跑去告状。
在行动方面,我们鼓励孩子自己面对问题,自己解决,也就是教导孩子去应付各式各样的状况,远比我们帮他处理好。因为我们无法永远陪在孩子身边,做他的仲裁者,他迟早要学习面对问题,自己解决。
同时,我们不鼓励孩子告状、或坐着哭等人来帮忙。爱告状的孩子通常人际关系较差,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较不受欢迎,这种情况在成人的社会也一样。除非孩子已经在行动上有所处理了,情况依旧无法改善,此时请求大人帮忙,大人就必须介入。毕竟不是所有事情孩子都可以处理,有时连大人出面可能都无法解决。
所以,原则上是由大人先教导孩子解决冲突的方式,若孩子自行处理无效,大人再出面了解状况。
我家有个小故事,可以补充说明:小女五岁时,全家一起到她的干爹、干妈家玩,他们家充满了高级的古董及家具,什么都不能碰,实在让他们姊弟很无聊,没多久,两个人就打起架来了,姊姊被弟弟打,哭着跟在场的干妈告状,干妈说:「你去跟妈妈讲。」结果女儿真的跑来跟我说弟弟打她。我揉一揉她被打的部位,安慰她一下,然后跟她说:「妈妈没有打你,是弟弟打你,你应该要去跟弟弟说才对!」她想了一想,也对,就又跑去跟弟弟理论去了。因为女儿已经学过如何处理冲突,所以她跟弟弟说:「我不是给人家打的,你这样打我,我很痛耶!」只是这样陈述,也不用弟弟道歉,她就觉得好过多了。
二、表达感觉
○ 你打到我的手,我好痛喔!
╳ 以牙还牙,打回去。
知道被打的人应该面对问题,自己解决后,首先要义正严词的告诉打人者,你打到我的哪一个地方,我产生什么后果。譬如说:「你刚刚打到了我的手臂,我好痛喔!手臂都红起来了。」或者是:「你用脚踢到了我的背部,我很痛耶!」单纯的表达自己受到了什么伤害,有何感觉,简单明了,三岁的孩子都能说出来。切忌使用报复的手段,让打人者尝尝被打的滋味,两人打来打去,没完没了。
三、表达思想
○ 我不是给人打的。
╳ 你是个坏小孩,乱打人。
表达完了感觉,如果觉得还不够,可以再加上表达思想,严肃的跟打人者说:「我不是给人打的。」或是:「手是用来工作的,不是用来打人的。」以及「脚是用来走路的,不是用来踢人的。」这样的表达思想方式,属于真理的表达,没有指控的意味,适用于任何人。反之,如果用骂人的方式,说:「你是坏小孩,乱打人!」这样的表达方式会增加对立和冲突,应该避免。我们大人也要小心,不要乱骂人,以免发生孩子打架,大人也吵架的状况。
接下来,我举一个真实的例子,来说明父母应该如何教导孩子,解决冲突。小女三岁时,我被邀请去幼稚园的班上观察她的上课状况,我站在门外,隔着单面镜看她在教室里的情形,那时刚好是团体时间,大家围坐在地上一圈,听老师说故事,没想到我的女儿被旁边的大男生推挤了好几下,当场委屈地掉下眼泪来,老师没看到这种状况,所以没有任何处理,我身在门外,实在非常心疼。
中午放学回家后,我问她早上发生的事,她说旁边的男生Ben(化名)推她,所以她才哭了。我告诉女儿,Ben推妳,妳应该赶快跟他说:「我不是给人家推的。」没想到,女儿拒绝这样说。我劝了她好久,她都不肯说。我仔细想想,女儿不说的原因可能是:害怕对方、害羞、或不熟悉英语的表达。因此,我决定跟她来个角色扮演的游戏,
我扮演小女Mimi,她扮演Ben,Ben推了Mimi一下,Mimi义正严词的跟Ben说:「I am not for pushing.」然后Ben很不好意思的说:「I am sorry.」表演完了,女儿仍然兴致勃勃地要求再来一次,就这样,我们玩了好多次,她也听到我说了好多次I am not for pushing.后来我要求角色交换,女儿演她自己,我演Ben,结果女儿可以很自在地把这句话说出来,以后在学校碰到同样状况,她就知道如何处理了。
几天以后,我和幼稚园老师进行亲师座谈会,老师解释这个男孩Ben的自制力很差,常常欺负人,因此要不要把他的位置换掉?我想了一想,说不必了,因为躲避不是办法,让女儿在这个幼稚园的小环境,就学习如何面对问题,将来她进入社会,才有适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果,女儿果真适应得很好,Ben再也不会随便欺负她了。
最后,如果你的冲突对象不是经常会碰到的人,「保持距离」也是一种避免冲突的办法,让孩子在环境上尽量避开可能发生的冲突。例如在公园或游乐场里,避开说脏话或暴力倾向的孩子,以免自己的孩子模仿或被欺负,同时适当的机会教育,教导孩子不宜的行为有哪些?哪些人不受欢迎?孩子自然会有自己的判断。
小皮和小华的冲突解决之道
从这个冲突实例中,我们看到问题的归属有三个:第一个是小华,他被打得很痛,伤心的哭了,所以他可以义正严词的对小皮说:「你打到我的背部,我很痛。我不是给人家打的。」第二个是小华的奶奶,她看到小华被打了,应该要安慰小华说:「好痛喔!是不是?奶奶帮你揉一揉。」然后再鼓励小华自己去跟小皮谈一谈,若小华不敢去,就陪着小华去跟小皮说;第三个是小皮的妈妈,她意识到自己孩子打人了,应该要让小皮去跟小华道歉,并且强调:「如果你再打人,除了道歉之外,我们必须马上回家,因为你没办法跟小朋友好好玩。」
三 种冲突处理状况
状况一、自己的孩子打人
大人应先了解前因后果,让孩子有申诉的机会,或许别人使用言语暴力刺激他,或者他有什么委屈,要让他先讲出来,安慰处理过后,才带他向对方道歉。如果孩子不愿意说对不起,表示他还有不服气的地方,试着讲道理说服他,如果他还是坚持不肯道歉,就必须使出父母的法宝—拿走他的权利,使他有所损失,让他自己衡量要道歉还是要权利。
例如,孩子很喜欢在麦当劳玩,但他在那里打人,又不肯道歉,我们就可以说:「如果你不去说对不起,我们就必须离开这里了,因为你没办法好好跟小朋友玩。」或者更严重一点的说:「我们从此以后不再来麦当劳了。」看准孩子重视的是什么,跟孩子斗智,当孩子知道你是认真的,而且衡量过损失之后,比较会倾向道歉。
有些孩子的自制力及吸收经验能力较差,会在行为上一犯再犯,例如一、二岁的孩子咬人,告诉过他不可以,他也知道不可以,但是如果别人拿走了他的玩具,他无法表达时,仍然会用咬人的方式。所以孩子一方面需要学习自制能力;一方面需要学习怎么解决问题。这些都需要时间,不是一、二次教导就学会的。我们要不断孩子教导什么是对的,还要他付出一点代价。久而久之,他渐渐会改变。
如果孩子固执犯错,老是在打人后,无所谓的说一句:「对不起。」没有一点诚意,这时我们必须教导孩子如何说对不起。请孩子眼睛看着对方,语气温柔的说:「对不起,请你原谅我!」如果你觉得这样还不够,再加上警告:以后再犯这个错误的话,将会有何后果(拿走他的一些权利),然后确实执行。
最后我们可以强调:「你是好孩子,不做这样的事。」肯定孩子良善的本质,但是打人是不对的行为,劝勉他不做这样的事。
状况二、自己的孩子被打
第一时间要处理的是给孩子同理心,让他知道大人了解他的感受。如果孩子被打,哭着找奶奶说:「好痛、好痛。」奶奶却回答说:「不痛、不痛。」孩子会感到不被了解,只有哭得更大声。婴儿时期的哭声,代表他发出讯号说他哪里不舒服;孩童时期的哭声,则是需要人了解他的问题,需要得到安慰,所以我们必须站在孩子的立场,先去了解他的感受,说:「你被别人打了,很痛也很生气,是不是呢?让我来帮你揉一揉。」察看伤处,减轻伤痛感之后,再带领孩子面对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请注意,当被打者向打人者表达自身的感觉及思想的时候,不必要求对方道歉,只需表达自己即可。因为每个人的生活背景、家庭、教育方式都不同,我们没办法要求别人有同样的回应。但是,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打人,我们应该劝导他去跟别人道歉。或许有的孩子会觉得这样不公平,为什么我打人要跟他道歉,他打人就不必跟我道歉?其实,简单的跟孩子说明,他不道歉是他的事,这是不对的行为。这个社会上有人抢劫、杀人、说谎,我们不必因为别人做错事,也要跟着做。
尊重别人的亲权
我年轻尚未有孩子之前,曾经犯过一个错误,要求别人的小孩道歉,结果却造成大人之间的争吵。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多年前,我与亲戚一起用餐,一个五岁的小男孩打翻面碗,汤汁留出来,弄湿了他爸爸的整条裤管和我的衣角,我擦好了衣服,就对孩子说:「你弄脏了爸爸的裤子,要跟爸爸说对不起。」小男生不说话,头低低的,我正想进一步劝说,却听到他妈妈说话了:「你不要勉强他,他又不是故意的。」我觉得他妈妈的说法不对,做错事就要道歉,不管是不是故意的,后来我跟他妈妈就吵起来了,我们各有各的道理,相持不下。
事后,我回想争执的经过,虽然我站在「理」上,却少了「情」。每个人的家庭都有不同的管教方式,我显然侵犯了别人的亲权,也许他妈妈了解孩子害羞,需要私下处理,不在公共场合给他难堪,所以我不应该越界去管别人的孩子,尤其是他父母在场的时候。
学习饶恕的功课
当孩子受到欺负,心里十分委屈时,纵使别人立刻道歉,却仍会有不肯接受道歉的情况发生,这时就是学习饶恕的最佳时机。首先要安慰孩子,给他同理心,让他知道我们了解他的感受;其次让他直接和打人者沟通,表达「我不是给人家打的」以及「你打我,我很痛耶!」等等,说出内心积存的委屈,然后再慢慢消化内心的怒气。
真实例子:教会一位姊妹带着不到四岁的强强(化名),到会友家参加小孩子的聚会。他们跟着许多人一起进门,强强看见小浪(化名)拿起主人家的火车正要玩,强强就说:「等一下,你应该问阿姨可不可以玩?」小浪不服气,忽然间打了强强一个耳光,大家在旁看了都很意外。小浪的妈妈把他带走,私下教导一番,再回来向强强道歉,但是强强说:「我不要原谅你。」强强不仅耳光痛,还有心里的委屈和羞辱,无法立即原谅对方。
回家后,强强的妈妈对他说:「当我们不能原谅别人时,心里会很不快乐,以后也不想跟对方玩或说话。上帝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和睦相处,如果你不肯原谅别人,只有撒但最高兴!」强强听进去妈妈说的话,打电话跟小浪和好。没想到,下周日在教会主日学教室遇到小浪时,强强忽然又想起打耳光的羞辱,不肯进教室。妈妈为孩子祷告,并再一次解释饶恕的意义,孩子终于放下心结,走进了教室,而且也愿意跟小浪一起玩了。之后,强强的妈妈告诉我们,强强常常带玩具去跟小浪玩,心中再无芥蒂,两人也成为好朋友。这不是一件极美好的事吗?!
状况三、别人的孩子打架
如果是在公共场所,看到两个孩子打架,我们可以介入说:「不要打架。」如果是在幼稚园里,或是小朋友的聚会里,双方的家长都不在,我们可以请两个孩子坐下来,给他们机会分别讲出真实状况。大人在旁倾听,偶尔转述事实(例如:「某某说你刚刚先打他的,是不是呢?」不作仲裁,不加任何判断,只作协调。
因为我们大人往往只看到事情的一部分,没看到全部,若因此加以仲裁,会产生委屈与冤枉。若让孩子们自己说,两个人都心知肚明谁在说真话,谁在说谎话。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谈清楚,引导理亏的孩子道歉,若双方都有错,两个人都必须就自己不对的地方向对方道歉,重归于好。
孩子们的冲突状况很多,我们不见得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处理,但是把握住原则,就事论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见招拆招就对了!其实当父母没有那么难的,不是吗?
[转贴] 如何解决冲突
陈秀芬老师演讲 刘宗慧整理
冲突实例
人物:小皮(四岁)、小皮的妈妈;小华(四岁)、小华的奶奶,两家互不相识
时间:周日午餐时间
场地:麦当劳游戏间内
经过:
1. 在游戏间内,有许多小朋友一起追逐玩耍,混乱间小皮打了小华的背部,造成小华大哭起来。
2. 接着小华跑去找奶奶,奶奶问他怎么了?他说被人打了,好痛。奶奶一边帮他揉揉背部,一边说不痛、不痛。
3. 奶奶又问他是谁打的?小华指着斜对面的小皮,奶奶叹了一口气,又帮他揉揉背部,说不痛、不痛,只见小华还是照样哭得很大声。
4. 这时忽然听到小皮的妈妈口气很凶地问小皮:「是不是你打人的?」一边问还一边打小皮的屁股,小皮哭了。
5. 没多久小皮的妈妈带着小皮走了,只剩下小华在低声啜泣。
这是一个真实的例子,在我们身边的人中间,彷佛也常常看到类似的经历。我们看到两个孩子吵架,甚至打起来了,其中被打的人很委屈地哭了,可是奶奶却说:「不痛、不痛!」让他一直哭个不停;而打人者的家长,只是打孩子出气,然后又很没面子似的拖着孩子离开现场,让我们这些旁观者留下一个疑团,到底事情解决了没有?
问 题 的 归 属(Problem Ownership)
谈到解决冲突这个主题,必须要先厘清问题属谁?谁需要出面来解决问题?
我们知道,通常打人的孩子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他抢到玩具很得意,哪里会觉得有问题。他没有问题意识,所以他并未拥有问题;拥有问题的人显然是被打者,因为他哭了、受了委屈,感到心理不平衡,所以他觉得有问题,他必须出面解决这问题。这不像我们一般所想的那么简单,以为打人的小孩有问题,他应该出面解决。
由上面这个冲突的例子,我们来看可能会有三种反应,因此就有不同的问题归属:
1. 小皮和小华都觉得无所谓,他们在一起打打闹闹地很平常,那就无问题归属可言。
2. 被打的小华觉得有问题,他哭得很伤心,那他要学习出面解决他的问题。
3. 第三者─可能是其他的小孩或大人─觉得有问题,想要伸张正义、主持公道。例如,小华的奶奶看到孙子被欺负了,很不忍心,出面处理;或是小皮的妈妈看到儿子打人,老毛病又犯了,出面主持公道。
有时候我们看到孩子们玩笑开得太过火,如拿掉别人的椅子,害别人跌倒;或骂不好听的话,如「大便、屁股…」等,我们也会制止孩子这种行为,因为我们觉得有问题,这就是第三者的问题归属。
小女一年级时,学校放学后,有两位小学生久等不到父母来接,在地下道入口处玩耍推挤,没想到发生意外,其中有一位被推下楼梯,当场死亡。如果在场有其他家长发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及时劝阻,也许可以避免这种不幸。所以第三者遇到问题时,的确有义务要介入,以免事态扩大。只是第三者介入要有智慧,不可以用滥骂或打架的方式,以免转变成另外两个人的冲突。
解决冲突的方式
分清楚问题的归属之后,我们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如何正确地解决冲突。
一、行 动
○ 面对问题,自己解决。
╳ 坐着哭或跑去告状。
在行动方面,我们鼓励孩子自己面对问题,自己解决,也就是教导孩子去应付各式各样的状况,远比我们帮他处理好。因为我们无法永远陪在孩子身边,做他的仲裁者,他迟早要学习面对问题,自己解决。
同时,我们不鼓励孩子告状、或坐着哭等人来帮忙。爱告状的孩子通常人际关系较差,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较不受欢迎,这种情况在成人的社会也一样。除非孩子已经在行动上有所处理了,情况依旧无法改善,此时请求大人帮忙,大人就必须介入。毕竟不是所有事情孩子都可以处理,有时连大人出面可能都无法解决。
所以,原则上是由大人先教导孩子解决冲突的方式,若孩子自行处理无效,大人再出面了解状况。
我家有个小故事,可以补充说明:小女五岁时,全家一起到她的干爹、干妈家玩,他们家充满了高级的古董及家具,什么都不能碰,实在让他们姊弟很无聊,没多久,两个人就打起架来了,姊姊被弟弟打,哭着跟在场的干妈告状,干妈说:「你去跟妈妈讲。」结果女儿真的跑来跟我说弟弟打她。我揉一揉她被打的部位,安慰她一下,然后跟她说:「妈妈没有打你,是弟弟打你,你应该要去跟弟弟说才对!」她想了一想,也对,就又跑去跟弟弟理论去了。因为女儿已经学过如何处理冲突,所以她跟弟弟说:「我不是给人家打的,你这样打我,我很痛耶!」只是这样陈述,也不用弟弟道歉,她就觉得好过多了。
二、表达感觉
○ 你打到我的手,我好痛喔!
╳ 以牙还牙,打回去。
知道被打的人应该面对问题,自己解决后,首先要义正严词的告诉打人者,你打到我的哪一个地方,我产生什么后果。譬如说:「你刚刚打到了我的手臂,我好痛喔!手臂都红起来了。」或者是:「你用脚踢到了我的背部,我很痛耶!」单纯的表达自己受到了什么伤害,有何感觉,简单明了,三岁的孩子都能说出来。切忌使用报复的手段,让打人者尝尝被打的滋味,两人打来打去,没完没了。
三、表达思想
○ 我不是给人打的。
╳ 你是个坏小孩,乱打人。
表达完了感觉,如果觉得还不够,可以再加上表达思想,严肃的跟打人者说:「我不是给人打的。」或是:「手是用来工作的,不是用来打人的。」以及「脚是用来走路的,不是用来踢人的。」这样的表达思想方式,属于真理的表达,没有指控的意味,适用于任何人。反之,如果用骂人的方式,说:「你是坏小孩,乱打人!」这样的表达方式会增加对立和冲突,应该避免。我们大人也要小心,不要乱骂人,以免发生孩子打架,大人也吵架的状况。
接下来,我举一个真实的例子,来说明父母应该如何教导孩子,解决冲突。小女三岁时,我被邀请去幼稚园的班上观察她的上课状况,我站在门外,隔着单面镜看她在教室里的情形,那时刚好是团体时间,大家围坐在地上一圈,听老师说故事,没想到我的女儿被旁边的大男生推挤了好几下,当场委屈地掉下眼泪来,老师没看到这种状况,所以没有任何处理,我身在门外,实在非常心疼。
中午放学回家后,我问她早上发生的事,她说旁边的男生Ben(化名)推她,所以她才哭了。我告诉女儿,Ben推妳,妳应该赶快跟他说:「我不是给人家推的。」没想到,女儿拒绝这样说。我劝了她好久,她都不肯说。我仔细想想,女儿不说的原因可能是:害怕对方、害羞、或不熟悉英语的表达。因此,我决定跟她来个角色扮演的游戏,
我扮演小女Mimi,她扮演Ben,Ben推了Mimi一下,Mimi义正严词的跟Ben说:「I am not for pushing.」然后Ben很不好意思的说:「I am sorry.」表演完了,女儿仍然兴致勃勃地要求再来一次,就这样,我们玩了好多次,她也听到我说了好多次I am not for pushing.后来我要求角色交换,女儿演她自己,我演Ben,结果女儿可以很自在地把这句话说出来,以后在学校碰到同样状况,她就知道如何处理了。
几天以后,我和幼稚园老师进行亲师座谈会,老师解释这个男孩Ben的自制力很差,常常欺负人,因此要不要把他的位置换掉?我想了一想,说不必了,因为躲避不是办法,让女儿在这个幼稚园的小环境,就学习如何面对问题,将来她进入社会,才有适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果,女儿果真适应得很好,Ben再也不会随便欺负她了。
最后,如果你的冲突对象不是经常会碰到的人,「保持距离」也是一种避免冲突的办法,让孩子在环境上尽量避开可能发生的冲突。例如在公园或游乐场里,避开说脏话或暴力倾向的孩子,以免自己的孩子模仿或被欺负,同时适当的机会教育,教导孩子不宜的行为有哪些?哪些人不受欢迎?孩子自然会有自己的判断。
小皮和小华的冲突解决之道
从这个冲突实例中,我们看到问题的归属有三个:第一个是小华,他被打得很痛,伤心的哭了,所以他可以义正严词的对小皮说:「你打到我的背部,我很痛。我不是给人家打的。」第二个是小华的奶奶,她看到小华被打了,应该要安慰小华说:「好痛喔!是不是?奶奶帮你揉一揉。」然后再鼓励小华自己去跟小皮谈一谈,若小华不敢去,就陪着小华去跟小皮说;第三个是小皮的妈妈,她意识到自己孩子打人了,应该要让小皮去跟小华道歉,并且强调:「如果你再打人,除了道歉之外,我们必须马上回家,因为你没办法跟小朋友好好玩。」
三 种冲突处理状况
状况一、自己的孩子打人
大人应先了解前因后果,让孩子有申诉的机会,或许别人使用言语暴力刺激他,或者他有什么委屈,要让他先讲出来,安慰处理过后,才带他向对方道歉。如果孩子不愿意说对不起,表示他还有不服气的地方,试着讲道理说服他,如果他还是坚持不肯道歉,就必须使出父母的法宝—拿走他的权利,使他有所损失,让他自己衡量要道歉还是要权利。
例如,孩子很喜欢在麦当劳玩,但他在那里打人,又不肯道歉,我们就可以说:「如果你不去说对不起,我们就必须离开这里了,因为你没办法好好跟小朋友玩。」或者更严重一点的说:「我们从此以后不再来麦当劳了。」看准孩子重视的是什么,跟孩子斗智,当孩子知道你是认真的,而且衡量过损失之后,比较会倾向道歉。
有些孩子的自制力及吸收经验能力较差,会在行为上一犯再犯,例如一、二岁的孩子咬人,告诉过他不可以,他也知道不可以,但是如果别人拿走了他的玩具,他无法表达时,仍然会用咬人的方式。所以孩子一方面需要学习自制能力;一方面需要学习怎么解决问题。这些都需要时间,不是一、二次教导就学会的。我们要不断孩子教导什么是对的,还要他付出一点代价。久而久之,他渐渐会改变。
如果孩子固执犯错,老是在打人后,无所谓的说一句:「对不起。」没有一点诚意,这时我们必须教导孩子如何说对不起。请孩子眼睛看着对方,语气温柔的说:「对不起,请你原谅我!」如果你觉得这样还不够,再加上警告:以后再犯这个错误的话,将会有何后果(拿走他的一些权利),然后确实执行。
最后我们可以强调:「你是好孩子,不做这样的事。」肯定孩子良善的本质,但是打人是不对的行为,劝勉他不做这样的事。
状况二、自己的孩子被打
第一时间要处理的是给孩子同理心,让他知道大人了解他的感受。如果孩子被打,哭着找奶奶说:「好痛、好痛。」奶奶却回答说:「不痛、不痛。」孩子会感到不被了解,只有哭得更大声。婴儿时期的哭声,代表他发出讯号说他哪里不舒服;孩童时期的哭声,则是需要人了解他的问题,需要得到安慰,所以我们必须站在孩子的立场,先去了解他的感受,说:「你被别人打了,很痛也很生气,是不是呢?让我来帮你揉一揉。」察看伤处,减轻伤痛感之后,再带领孩子面对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请注意,当被打者向打人者表达自身的感觉及思想的时候,不必要求对方道歉,只需表达自己即可。因为每个人的生活背景、家庭、教育方式都不同,我们没办法要求别人有同样的回应。但是,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打人,我们应该劝导他去跟别人道歉。或许有的孩子会觉得这样不公平,为什么我打人要跟他道歉,他打人就不必跟我道歉?其实,简单的跟孩子说明,他不道歉是他的事,这是不对的行为。这个社会上有人抢劫、杀人、说谎,我们不必因为别人做错事,也要跟着做。
尊重别人的亲权
我年轻尚未有孩子之前,曾经犯过一个错误,要求别人的小孩道歉,结果却造成大人之间的争吵。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多年前,我与亲戚一起用餐,一个五岁的小男孩打翻面碗,汤汁留出来,弄湿了他爸爸的整条裤管和我的衣角,我擦好了衣服,就对孩子说:「你弄脏了爸爸的裤子,要跟爸爸说对不起。」小男生不说话,头低低的,我正想进一步劝说,却听到他妈妈说话了:「你不要勉强他,他又不是故意的。」我觉得他妈妈的说法不对,做错事就要道歉,不管是不是故意的,后来我跟他妈妈就吵起来了,我们各有各的道理,相持不下。
事后,我回想争执的经过,虽然我站在「理」上,却少了「情」。每个人的家庭都有不同的管教方式,我显然侵犯了别人的亲权,也许他妈妈了解孩子害羞,需要私下处理,不在公共场合给他难堪,所以我不应该越界去管别人的孩子,尤其是他父母在场的时候。
学习饶恕的功课
当孩子受到欺负,心里十分委屈时,纵使别人立刻道歉,却仍会有不肯接受道歉的情况发生,这时就是学习饶恕的最佳时机。首先要安慰孩子,给他同理心,让他知道我们了解他的感受;其次让他直接和打人者沟通,表达「我不是给人家打的」以及「你打我,我很痛耶!」等等,说出内心积存的委屈,然后再慢慢消化内心的怒气。
真实例子:教会一位姊妹带着不到四岁的强强(化名),到会友家参加小孩子的聚会。他们跟着许多人一起进门,强强看见小浪(化名)拿起主人家的火车正要玩,强强就说:「等一下,你应该问阿姨可不可以玩?」小浪不服气,忽然间打了强强一个耳光,大家在旁看了都很意外。小浪的妈妈把他带走,私下教导一番,再回来向强强道歉,但是强强说:「我不要原谅你。」强强不仅耳光痛,还有心里的委屈和羞辱,无法立即原谅对方。
回家后,强强的妈妈对他说:「当我们不能原谅别人时,心里会很不快乐,以后也不想跟对方玩或说话。上帝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和睦相处,如果你不肯原谅别人,只有撒但最高兴!」强强听进去妈妈说的话,打电话跟小浪和好。没想到,下周日在教会主日学教室遇到小浪时,强强忽然又想起打耳光的羞辱,不肯进教室。妈妈为孩子祷告,并再一次解释饶恕的意义,孩子终于放下心结,走进了教室,而且也愿意跟小浪一起玩了。之后,强强的妈妈告诉我们,强强常常带玩具去跟小浪玩,心中再无芥蒂,两人也成为好朋友。这不是一件极美好的事吗?!
状况三、别人的孩子打架
如果是在公共场所,看到两个孩子打架,我们可以介入说:「不要打架。」如果是在幼稚园里,或是小朋友的聚会里,双方的家长都不在,我们可以请两个孩子坐下来,给他们机会分别讲出真实状况。大人在旁倾听,偶尔转述事实(例如:「某某说你刚刚先打他的,是不是呢?」不作仲裁,不加任何判断,只作协调。
因为我们大人往往只看到事情的一部分,没看到全部,若因此加以仲裁,会产生委屈与冤枉。若让孩子们自己说,两个人都心知肚明谁在说真话,谁在说谎话。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谈清楚,引导理亏的孩子道歉,若双方都有错,两个人都必须就自己不对的地方向对方道歉,重归于好。
孩子们的冲突状况很多,我们不见得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处理,但是把握住原则,就事论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见招拆招就对了!其实当父母没有那么难的,不是吗?
2007年5月16日星期三
博库的2单
自从去年回国办了张工行的网银后,买书更是方便,不用让妈或弟妹付款,放手不少,有空常去网上书店转转。
有书虫妈妈提到过博库,某天想起就去逛。搜到温州的博库有阿罗系列和沈正邦的怪医杜立特,就下了单。温州博库的林先生给我email说大约一半店里有货,另外一半要从省店杭州调。我回说不急慢慢调吧。4个星期后,林先生来email说书都找到了,只是怪医杜立特一套品相不好;之后又亲自去仓库看了,说只是旧了一点。想想让人家找了这么久,能找到就不错了,旧就旧一点吧。
又某天看到丁妈提到那套桑贝全集,以前就找过,没找到。那天不知那根神经搭牢,又想到博库,进去一搜,竟然发现单7册桑贝的书都是特价,3折多一点,看到上海博库有货,生怕夜长梦多,赶紧下了单,也没心思再去找其它书,其实差2元就可以免运费了(59元免运费)。几天过去,没有email,周末打电话给妈妈,妈说有人打电话来说书现在配不到,要51节过后去找。我想大概没什么戏了。没想到51过后2周,上海博库的张先生来email说书都配好了,可以付款了。昨天去付了钱,今天张先生来email说书已经发出了。
这2次博库买书体验让我觉得这家网上书店还不错,有些不太老的老书可以去淘淘。
订单号E0356045的详细书目信息
书名 定价 版别 作者 订购数量 实洋
1 阿罗的ABC/阿罗系列 6.0元 接力 (美国)克罗格特·约翰逊著//孙晓娜译 1 4.80元
2 阿罗的童话王国/阿罗系列 6.0元 接力 (美国)克罗格特·约翰逊著//孙晓娜译 1 4.80元
3 阿罗房间要挂画/阿罗系列 6.0元 接力 (美国)克罗格特·约翰逊著//孙晓娜译 1 4.80元
4 阿罗漫游太空/阿罗系列 6.0元 接力 (美国)克罗格特·约翰逊著//孙晓娜译 1 4.80元
5 阿罗有枝彩色笔/阿罗系列 6.0元 接力 (美国)克罗格特·约翰逊著//孙晓娜译 1 4.80元
6 阿罗在北极/阿罗系列 6.0元 接力 (美国)克罗格特·约翰逊著//孙晓娜译 1 4.80元
7 阿罗在马戏团/阿罗系列 6.0元 接力 (美国)克罗格特·约翰逊著//孙晓娜译 1 4.80元
8 怪医杜立特的大篷车/怪医杜立特系列丛书 15.0元 少年儿童 (美)休·洛夫廷著//沈正邦等译 1 12.10元
9 怪医杜立特的马戏团/怪医杜立特系列丛书 15.0元 少年儿童 (美)休·洛夫廷著//沈正邦译 1 12.10元
10 怪医杜立特的邮局/怪医杜立特系列丛书 15.0元 少年儿童 (美)休·洛夫廷著//沈正邦译 1 12.10元
11 怪医杜立特航海记/怪医杜立特系列丛书 15.0元 少年儿童 (美)休·洛夫廷著//沈正邦等译 1 12.10元
12 怪医杜立特历险记/怪医杜立特系列丛书 10.0元 少年儿童 (美)休·洛夫廷著//沈正邦译 1 8.10元
合计 12 90.10元
订单号E0405574的详细书目信息
书名 定价 版别 作者 订购数量 实洋
1 戴眼镜的女孩 22.0元 中信 (法国)派屈克·蒙迪安诺著//林小白译 1 7.70元
2 航空信 21.0元 中信 (法国)让-雅克·桑贝著//秋杉译 1 7.30元
3 兰伯特先生 23.0元 中信 (法国)让-雅克·桑贝著//秋杉译 1 8.00元
4 清晨 23.0元 中信 (法国)让-雅克·桑贝著//秋杉译 1 8.00元
5 奢侈宁静&享乐 25.0元 中信 (法国)让-雅克·桑贝著//秋杉译 1 8.70元
6 我的另一半 25.0元 中信 (法国)让-雅克·桑贝著//秋杉译 1 8.70元
7 一点巴黎 25.0元 中信 (法国)让-雅克·桑贝著//秋杉译 1 8.70元
合计 7 57.10元
有书虫妈妈提到过博库,某天想起就去逛。搜到温州的博库有阿罗系列和沈正邦的怪医杜立特,就下了单。温州博库的林先生给我email说大约一半店里有货,另外一半要从省店杭州调。我回说不急慢慢调吧。4个星期后,林先生来email说书都找到了,只是怪医杜立特一套品相不好;之后又亲自去仓库看了,说只是旧了一点。想想让人家找了这么久,能找到就不错了,旧就旧一点吧。
又某天看到丁妈提到那套桑贝全集,以前就找过,没找到。那天不知那根神经搭牢,又想到博库,进去一搜,竟然发现单7册桑贝的书都是特价,3折多一点,看到上海博库有货,生怕夜长梦多,赶紧下了单,也没心思再去找其它书,其实差2元就可以免运费了(59元免运费)。几天过去,没有email,周末打电话给妈妈,妈说有人打电话来说书现在配不到,要51节过后去找。我想大概没什么戏了。没想到51过后2周,上海博库的张先生来email说书都配好了,可以付款了。昨天去付了钱,今天张先生来email说书已经发出了。
这2次博库买书体验让我觉得这家网上书店还不错,有些不太老的老书可以去淘淘。
订单号E0356045的详细书目信息
书名 定价 版别 作者 订购数量 实洋
1 阿罗的ABC/阿罗系列 6.0元 接力 (美国)克罗格特·约翰逊著//孙晓娜译 1 4.80元
2 阿罗的童话王国/阿罗系列 6.0元 接力 (美国)克罗格特·约翰逊著//孙晓娜译 1 4.80元
3 阿罗房间要挂画/阿罗系列 6.0元 接力 (美国)克罗格特·约翰逊著//孙晓娜译 1 4.80元
4 阿罗漫游太空/阿罗系列 6.0元 接力 (美国)克罗格特·约翰逊著//孙晓娜译 1 4.80元
5 阿罗有枝彩色笔/阿罗系列 6.0元 接力 (美国)克罗格特·约翰逊著//孙晓娜译 1 4.80元
6 阿罗在北极/阿罗系列 6.0元 接力 (美国)克罗格特·约翰逊著//孙晓娜译 1 4.80元
7 阿罗在马戏团/阿罗系列 6.0元 接力 (美国)克罗格特·约翰逊著//孙晓娜译 1 4.80元
8 怪医杜立特的大篷车/怪医杜立特系列丛书 15.0元 少年儿童 (美)休·洛夫廷著//沈正邦等译 1 12.10元
9 怪医杜立特的马戏团/怪医杜立特系列丛书 15.0元 少年儿童 (美)休·洛夫廷著//沈正邦译 1 12.10元
10 怪医杜立特的邮局/怪医杜立特系列丛书 15.0元 少年儿童 (美)休·洛夫廷著//沈正邦译 1 12.10元
11 怪医杜立特航海记/怪医杜立特系列丛书 15.0元 少年儿童 (美)休·洛夫廷著//沈正邦等译 1 12.10元
12 怪医杜立特历险记/怪医杜立特系列丛书 10.0元 少年儿童 (美)休·洛夫廷著//沈正邦译 1 8.10元
合计 12 90.10元
订单号E0405574的详细书目信息
书名 定价 版别 作者 订购数量 实洋
1 戴眼镜的女孩 22.0元 中信 (法国)派屈克·蒙迪安诺著//林小白译 1 7.70元
2 航空信 21.0元 中信 (法国)让-雅克·桑贝著//秋杉译 1 7.30元
3 兰伯特先生 23.0元 中信 (法国)让-雅克·桑贝著//秋杉译 1 8.00元
4 清晨 23.0元 中信 (法国)让-雅克·桑贝著//秋杉译 1 8.00元
5 奢侈宁静&享乐 25.0元 中信 (法国)让-雅克·桑贝著//秋杉译 1 8.70元
6 我的另一半 25.0元 中信 (法国)让-雅克·桑贝著//秋杉译 1 8.70元
7 一点巴黎 25.0元 中信 (法国)让-雅克·桑贝著//秋杉译 1 8.70元
合计 7 57.10元
2007年5月15日星期二
第一次参加生日Party(兼记Ellen2岁9个月)
生日Party是在5月5日周六早上10点,在Chuck E Cheese’s,是Emily小朋友的3岁生日Party。Emily是带Ellen阿姨的侄外孙女,曾来阿姨家呆过几天,在超市买东西时也碰到过,去幼儿园参观时,发现Ellen会和Emily在同一班,两个小朋友还玩得来,Ellen喜欢跟在Emily后面疯。
早两个星期,Emily妈妈就发了邀请卡。早一个星期的周末,妈妈带Ellen去买了给Emily的生日礼物,听千金妈的建议,去买了个体积看上去挺大的Dora Playhouse。买礼物的时候,Ellen逢人就说:“我要去Emily的生日Party”,人家也听不懂,妈妈解释后,人家笑呵呵地问Ellen:“Are you excited?”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Ellen常常念叨着要去Emily的生日Party,时不时地唱生日歌,中文,英文,都唱,还学着四小千金的表演,说:“祝你生日快乐,祝你永远快乐。。。”妈妈说到时候你要唱给Emily听的哦。妈妈包礼物的时候,小人在旁边凑热闹,兴奋地嚷嚷:“妈妈,我来帮你弄”。包完礼物,妈妈把着Ellen的手在生日卡上写上小人的大名。
周六早上准时来到Chuck E Cheese's,进去后妈妈在跟Emily妈妈打招呼,Emily已经走上来和Ellen拥抱。然后,和其他小朋友去旁边的游乐园玩。游乐园分两边,一边是小朋友的,另一边是大一些孩子的。小朋友玩的大都要Token,Emily妈妈发给小朋友们一些,Ellen和Emily在Marry-go-round上坐了不少次,也是Ellen最喜欢的,后面又去玩滑滑梯。11点左右,大家都被召集到长桌旁,开始吃Pizza和饮料,大概有10个小朋友。旁边还有3桌,都是别的小朋友Birthday Party。吃了一会,Chuck E Cheese卡通大老鼠和2个大姐姐出来,随着音乐,和小朋友们互动,一桌一桌报小寿星的名字,Chuck E Cheese跑到每桌和小朋友们握手合影,场面乱哄哄的,以至于生日蛋糕来了后,生日歌都没有唱,就让Emily吹了蜡烛,分蛋糕吃。小朋友们没心思吃多少,都又跑去游乐园玩。到12点,妈妈让Ellen和Emily告别,Ellen拿了一袋Goodie Bag和一个气球,开心地回家,回家路上,一直跟妈妈说:“还要去Emily的生日Party”。



早两个星期,Emily妈妈就发了邀请卡。早一个星期的周末,妈妈带Ellen去买了给Emily的生日礼物,听千金妈的建议,去买了个体积看上去挺大的Dora Playhouse。买礼物的时候,Ellen逢人就说:“我要去Emily的生日Party”,人家也听不懂,妈妈解释后,人家笑呵呵地问Ellen:“Are you excited?”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Ellen常常念叨着要去Emily的生日Party,时不时地唱生日歌,中文,英文,都唱,还学着四小千金的表演,说:“祝你生日快乐,祝你永远快乐。。。”妈妈说到时候你要唱给Emily听的哦。妈妈包礼物的时候,小人在旁边凑热闹,兴奋地嚷嚷:“妈妈,我来帮你弄”。包完礼物,妈妈把着Ellen的手在生日卡上写上小人的大名。
周六早上准时来到Chuck E Cheese's,进去后妈妈在跟Emily妈妈打招呼,Emily已经走上来和Ellen拥抱。然后,和其他小朋友去旁边的游乐园玩。游乐园分两边,一边是小朋友的,另一边是大一些孩子的。小朋友玩的大都要Token,Emily妈妈发给小朋友们一些,Ellen和Emily在Marry-go-round上坐了不少次,也是Ellen最喜欢的,后面又去玩滑滑梯。11点左右,大家都被召集到长桌旁,开始吃Pizza和饮料,大概有10个小朋友。旁边还有3桌,都是别的小朋友Birthday Party。吃了一会,Chuck E Cheese卡通大老鼠和2个大姐姐出来,随着音乐,和小朋友们互动,一桌一桌报小寿星的名字,Chuck E Cheese跑到每桌和小朋友们握手合影,场面乱哄哄的,以至于生日蛋糕来了后,生日歌都没有唱,就让Emily吹了蜡烛,分蛋糕吃。小朋友们没心思吃多少,都又跑去游乐园玩。到12点,妈妈让Ellen和Emily告别,Ellen拿了一袋Goodie Bag和一个气球,开心地回家,回家路上,一直跟妈妈说:“还要去Emily的生日Party”。




2007年5月9日星期三
2007年5月4日星期五
在一歌妈那里买书
一直想买06年东方娃娃全套,问了几家大的童书网点,都只有下半年的了。于是转向淘宝,先问上海的卖家,也是同样问题,然后搜其它地方的。看到一歌妈的网店有,正好一歌妈在旺旺上,问清楚确实有后,就准备下单。到底寄哪里好呢?原想运去Ellen外婆家,再海运过来。想着要是店家能直接海运过来,岂不更好?于是就问一歌妈可以不可以,没想到一歌妈马上就答应了,只是说第一次做这样的单,要先去邮局问一问,而且马上就去邮局跑了一趟。我在网上等了一会,一歌妈就回来了说可以。于是我又加了不少书,看到有松居直的《我的图画书论》写着售缺,我还是好奇的问了,结果一歌妈说她还藏了一本,就给我了。问了逻辑狗第一阶段,一歌妈说过几天可以到。我4月26日晚和一歌妈订的,30日一歌妈告诉我逻辑狗到了,晚上和一歌妈在旺旺上再次确认了订单和邮寄地址。
第二天是五一,一歌妈发邮来说去过邮局:“但邮局的工作人员说,他们也是刚开通国际包裹,还没有人寄过书,怕寄出后,过不了海关,会全部被扣压。所以,为了保险起见,我3号会到市里的邮局让他们检查好,确认是否可以发书,再寄出。”还直说抱歉。我这边就更不好意思了,看我把人家五一节搞的,还要麻烦一歌妈提着这么重的书去市里邮局。
5月3日上班时看到一歌妈的邮件说书已经寄出了,我赶忙去支付宝把钱付了,这之前,一歌妈一直跟我说不着急付钱,等她把书寄出后再说。一歌妈真是很相信我,呵呵。还有一歌妈也是好网亲子阅读的一员哦。
谢谢你,一歌妈!我以后还要麻烦你了。
一歌妈也在她的博客讲了这事呢:http://blog.sina.com.cn/u/5438334c0100092d
书单:
06年东方娃娃(全年+狐狸的神仙)
我的图画书论
小熊小马系列
金老爷买钟
风到哪里去了
三个强盗
驴小弟变石头
月亮,生日快乐
子儿,吐吐
老鼠牙医――地嗖头
母鸡萝丝去散步
爷爷一定有办法
逻辑狗第一阶段
惊喜连连翻系列
第二天是五一,一歌妈发邮来说去过邮局:“但邮局的工作人员说,他们也是刚开通国际包裹,还没有人寄过书,怕寄出后,过不了海关,会全部被扣压。所以,为了保险起见,我3号会到市里的邮局让他们检查好,确认是否可以发书,再寄出。”还直说抱歉。我这边就更不好意思了,看我把人家五一节搞的,还要麻烦一歌妈提着这么重的书去市里邮局。
5月3日上班时看到一歌妈的邮件说书已经寄出了,我赶忙去支付宝把钱付了,这之前,一歌妈一直跟我说不着急付钱,等她把书寄出后再说。一歌妈真是很相信我,呵呵。还有一歌妈也是好网亲子阅读的一员哦。
谢谢你,一歌妈!我以后还要麻烦你了。
一歌妈也在她的博客讲了这事呢:http://blog.sina.com.cn/u/5438334c0100092d
书单:
06年东方娃娃(全年+狐狸的神仙)
我的图画书论
小熊小马系列
金老爷买钟
风到哪里去了
三个强盗
驴小弟变石头
月亮,生日快乐
子儿,吐吐
老鼠牙医――地嗖头
母鸡萝丝去散步
爷爷一定有办法
逻辑狗第一阶段
惊喜连连翻系列
订阅:
博文 (Atom)